Featured image of post (一)驻波与泛音

(一)驻波与泛音

深入理解乐理

对于一个正弦波,先不考虑传播、只考虑形状,则只需要确定振幅 $A$ 和波长 $\lambda$ 就可以确定其形状。此时它的解析式不妨设为:

$$ y=A\sin\frac{2\pi }{\lambda }x $$

它的图像的一个周期如下图所示:

graph

现在开始考虑传播,让它向右以波速 $v$ 传播,得到:

$$ y_1=A\sin\frac{2\pi }{\lambda }(x-vt) $$

$$ y_1=A\sin(\frac{2\pi }{\lambda }x-\omega t) $$

定义 $k=\frac{2\pi }{\lambda }$ 为波数(一个周期内的波数),同时有 $v=\lambda f ,\omega =2\pi f$ ,则上式化简为:

$$ y_1=A\sin(kx-\omega t) \tag{1} $$

同理,若向左以波速 $v$ 传播,方程为:

$$ y_2=A\sin(kx+\omega t) \tag{2} $$

将这两个波的方程相加,即 $(1)+(2)$ ,由和差化积公式化简之后得:

$$ y_3=2A\sin kx\cos \omega t $$

注意到当 $A$ 、$k$ 、$\omega$ 固定时,这个合成的波 $y_3$ ,由解析式可以看出它的一些特征:

  • 它随着时间 $t$ 周期性变化;
  • 任一时刻 $t$ ,它的图像都是一个正弦函数;
  • 零点固定,为:

$$ kx=n_1\pi,n_1\in Z $$

  • 极值点(振幅最大点)横坐标也固定,为:

$$ kx=\frac{\pi }{2}+n_2\pi ,n_2\in Z $$

它的图像形状符合这些分析,为下图中黑色的函数(正向的蓝色波与反向的红色波合成了黑色波):

graph

平时我们见到的波都是行波(travelling wave),也就是波在传播,上图中红色和蓝色的即是行波。我们从上图中可以看到驻波没有传播,而是好像停留在了原地,所以才起名叫驻波(standing wave)。但驻波只是零点不动,其余地方一直在振动。行波随着波形的传递而传播能量,而驻波波形不传递,能量以动能和势能的形式交换存储,不会传播出去1

由前面的分析可知,两个波长、振幅、波速相同的正弦波,按相反方向运动,那么这两个波会合成一个驻波。

生活中这种驻波什么时候最常见?就是反射。波碰到不同介质(气>固、液>固等)时,发生反射。反射波与原波很容易合成驻波。

假设一根两端固定的弦上有一个在传递的波动,碰到了弦的固定端,它的反射是这样的2

graph

在固定端,振动为零,反射波改变其上下,同时相位改变180度。

一根弦上,如果一个质点偏离平衡位置,会在平衡位置上下作往复的简谐运动,并在运动的过程中,把这种扰动沿垂直于运动的两个方向传播出去(即向质点的两边传递横波)。如果在现实中拨动一根弦,拨动这个动作可以拆分为拉起-松开,拉起时,弦上不同位置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不一样,产生的势能也不一样,每个点向两侧传递的波不一样,这些波碰到固定端又会产生反射波……这无数个波,最终会合成怎样的波呢?

驻波的零点称为波节(Node),物理意义上它是振动减弱点;驻波的振幅最大点的横坐标称为波腹(Antinode),物理意义上它是振动加强点。

不同位置质点的振动可能产生不同的驻波模式,而相同的驻波模式(波节、波腹相同)会叠加从而加强,这些驻波模式以外的振动会逐渐减弱以至消散。两端固定的弦,满足两个固定端为波节的驻波能最终保留下来。设这两个固定端坐标为0和1,则分析可知,满足这两个固定端为波节的驻波模式如下图所示:

graph

上图这样驻波模式,可以振动加强从而最终保留下来。即:当弦长 $L$ 确定时,弦上可以留下来的驻波的波长也是确定的,为:

$$ 2L,L,\frac{2L}{3},\frac{L}{2},\frac{2L}{5},\frac{L}{3},\frac{2L}{7} \tag{3}… $$

具体留下哪几种,不同种类的强度比例如何,和你拨动的位置、拉起的形状都有关,但可以确认的是,上图的第一类驻波模式(即波长为 $2L$ 的驻波),决定了你听到的音高,这类驻波模式称为“基频”(Fundamental frequency)

这些留下的驻波模式确定了波长 $\lambda$ ,弦的松紧程度、材质等确定了波速 $v$ 。我们都知道音高由频率决定,而

$$ f=\frac{v}{\lambda } \tag{4} $$

同一根弦材质、松紧程度(波速)相同,而弦上存在着不同的驻波模式(波长),可知这根弦会发出多个不同的音高(频率),由 $(3)、(4)$ 可推导,这根弦上可以发出的不同音的频率之比为

$$ \frac{1}{2} ,\frac{1}{3} ,\frac{1}{4} …\frac{2}{3} ,\frac{2}{5} ,\frac{2}{7} …\frac{3}{4} ,\frac{3}{5} ,\frac{3}{7} …\frac{4}{5} ,\frac{4}{7} …\frac{5}{6} ,\frac{5}{7} … $$

这些以不同频率共振的音,除了基频之外,称为“泛音”(Overtone)。频率为基频2倍的称为第一泛音,频率为基频3倍的称为第二泛音,以此类推。基频、第一泛音、第二泛音、第三泛音…依次排序,称为“泛音列”。泛音列中越靠近基频的音越容易被感知到。泛音列中有些频率关系的共振是很和谐、很容易被注意到的。或者说,正因为这些频率关系可在一根弦上共振,所以在两根弦上弹奏满足这些频率之比的两个音,听起来好像就听到了一个音一般和谐。

东西方国家在历史上都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频率之比为 $1:2,2:3$ 的音的共振,发现它们极为和谐。之后音乐史上重要的音律发展,都与这有关。

Licensed under CC BY-NC-SA 4.0
Built with Hugo
主题 StackJimmy 设计